close

穿高跟鞋有超過20 年的時間,隨著年齡的增長,對鞋子的要求也隨之提升,不僅要美觀,也要舒適;對我來說,只要聽到銷售小姐推薦「小牛皮」、「小羊皮」,就是某種程度的品質保證,選擇的權重自然就提高,在價值超過價格的情況下,買回去的機率也大很多。

然而,前幾天看完「我愛高跟鞋」的紀錄片,概略看到了產業鏈及從事生產者的樣貌,算是從另一個角度認識腳上的高跟鞋,而非只是從鞋的外貌、銷售員的話術來評析。原來女人腳上這雙高跟鞋,從取皮、設計、製作,竟是一個從消費端難以想像的過程。

 

你知道嗎?高檔鞋的皮,是從出生未滿十二小時的羔羊或牛犢取下,這段時間,小羊、小牛是不能進食,也不能喝水的。經過放血之後,讓牠們慢慢地死去,影片中奄奄一息的牛隻堆了滿地,無力地哀叫著。初來這世界,還沒能親近母親,就等著被割下皮來…… 而製鞋廠的女工,就算是他們一個月的薪資,恐怕也買不起一雙她們自己製作的鞋子。

當知道這些後,再看看鞋櫃裡的鞋子,就不光是以價格、設計、品牌等奢華的眼光來看待,反而能從延長鞋子壽命,減少「皮鞋」購買,回歸樸實的角度來思考。

只是,我們常陷落在「提高消費即是創造利潤」的迷思中;因此,我們的生活中,工業化大量製造,並創造需求,全球化、規格化的產品,讓產品少了「溫度」,也沒有了故事。

 

回歸樸實與再生,讓生活有了簡約的印記;記得了故事,等於參與了生產,消費的過程也就生動活潑起來。就以我們每天吃的米來說吧,住在都市的人多以電視廣告與口碑,從賣場購買,也有越來越多人上網購買信賴的品牌。可是種出來的米是怎麼「粒粒皆辛苦」,就變成只可意會,不能言傳的描述。為此,我也號召了一批志工,相偕至南部體驗標榜「秀明自然農法」的插秧之旅,終於在上週,收到自己參與一月份一期稻作收成的米。

這一箱米有白米和糙米,沒有華麗的包裝,只有在左上角印上「100年1期、製造100/08/03、有效101/02/23」,兩斤裝的袋子卻覺得沉甸甸地,充滿著回憶與感動。

寄米來的是洪雅書房房主余國信,他附上了一份標題為「秀明自然農法—水稻栽培最新感想」的文章,他提到「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土地有著一種依戀、一種念鄉情懷、一種文化記憶的基因關係。藉由這樣的參與,可以深刻體驗當下友善環境的農業之勞力密集情況;藉由與農民一起勞動,那種互動裡的感觸與領悟,每個人皆會有深刻的、多樣態的複雜體驗及感受。」

和推動自然農法的余國信是倡議環境保護多年朋友,其所經營的書店,堪稱為濁水溪以南,最有個性的書店。苦撐不倒的獨立書店,長期辦理講座、研討,介紹許多觀念,凝聚民力,更成功了搶救許多在地的古蹟,帶動當地民間參與的氣氛。五年前進而租地實踐農事,這股勇氣和傻勁,令人仰之肅然,這也是當他一開口邀請種田的時候,就能吸引全台志工,排除萬難來走一遭的真正原因。

今年八月初,我再度參加了二期稻作插秧。有別於一期在寒流來襲時下田,二期的挑戰,是烈日和撿到手軟的福壽螺。也因為是第二次參與,比較有經驗,知道如何保護自己,並延長戰力,是故這次的酸痛也不像第一次,幾乎一週無法動彈這麼嚴重。

 

秀明自然農法,強調不施肥、不灑藥,在兩次的插秧經驗中,我們這些「肉腳志工」和當地聘來阿嬤級的專業人士併肩作戰,雖然「級數」差很多,但是我們遠道而來,並撐完全程的決心與毅力,還是讓阿嬤們刮目相看。跟他們當「同事」,可是能增廣見聞,掌握了第一手的在地資訊呢!

國信在文裡說得是,「透過一張張照片、一段段親身體驗的積累,與鄰田農民、居家、鐵牛工、地主、地方廟宇、風俗民情等,所互動出來的『關係』,還有許多道地的生活智慧與在地知識,……我試圖分享的是,唯有從事農業勞動才能理解與看見這些在地知識…」

愈了解產品背後的故事,就愈能深刻體悟並珍惜所有,成為一位具有選擇能力的消費者。不論是女人最愛的高跟鞋、或是每天吃的米,當我們願意進一步了解這些產品背後的歷程,包括來源、製造,並獲得了相關的資訊,我們就有機會,意識到自己的消費選擇。在這資訊發達的時代,這是一個拿回「選擇權」的時刻,關鍵在於你是否有「意識」。

201109自然米與高跟鞋p1   201109自然米與高跟鞋p2  

 * 2011/09扶輪社3480總監月報專欄

 

arrow
arrow

    Sharlin's J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